曾经的老工业基地,如何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给出的答案是创新。在这座城市采访,处处能够感受到创新潮涌的强劲动力。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黑龙江惠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仅用了5年时间,现已形成包括农机物联终端监测系统、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农机智能座舱等产品矩阵,正成为全生命周期大田农业解决方案供应商。
“大田农业也能充满科技感。”黑龙江惠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初海波介绍,公司坚持自研大田农业智能装备,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1.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5%以上,农机智能终端应用在全国市场处于领先。
(相关资料图)
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智慧农业场景应用广泛。“我们立足黑龙江,目标放眼全世界,产品已出口到35个国家和地区。未来,企业会把更多资源投入创新研发。”初海波说。
农业生产迈向智慧化,工业生产正加速迈向“高精尖”。“芯片制造属于‘高精尖’领域,对材料要求极高。制造芯片内部配线的关键材料需要超高纯金属,我们专门从事超高纯金属材料研发生产,打破了国外垄断。”哈尔滨同创普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丹介绍,包括超高纯金属铝、钛、铜等金属材料提纯、制备及铝靶材生产线在内的10条产线正在落户哈尔滨新区,年内有望实现投产。
“未来,我们还将陆续建设二期、三期项目,形成具有特色的电子材料及新材料产业园区,带动上下游产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李丹说,近来年政府不断招才引智,一大批人才汇聚哈尔滨,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人才支撑。未来,随着产业集群发展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芯片制造等高端制造也会向哈尔滨转移,进而推动哈尔滨振兴发展。
哈尔滨是我国航空工业发源地之一。今年初,哈尔滨市航空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以航空工业集团哈飞、中国航发东安、东北轻合金3家企业为龙头,平房区已聚集产业核心配套企业10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71家。集群拥有科研机构77家,工业总产值达457亿元。
走进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正忙着生产铝合金板材等特种产品。该公司是国内唯一成功开发铝合金板材并作为国产大飞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机翼壁板应用的企业。
东轻公司总经理张荣旺介绍,正是通过不断创新,公司才能拥有近百项专利和1200多项专有技术,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中有80个型号1000多个规格产品为东轻独家生产,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战略地位不可替代。
“加快产业振兴,是哈尔滨振兴发展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要任务。”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张安顺表示,哈尔滨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
松花江两岸,创新潮流涌动。如今的哈尔滨正向着“创新引领之都”的建设目标奋发前进。 (经济日报记者 贺浪莎 吴 浩 曾诗阳)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