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任珊
市应急局近期会同市相关单位对2023年7月份北京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分析后判断,7月份本市将进入自然灾害高发期。其中,极端高温热浪灾害风险不容忽视。
市应急局介绍,7月份,预计本市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近期本市已出现多次35℃以上高温天气。根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份平均温度比常年同期偏高,高温日数略偏多,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的可能性大。”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温对露天作业、老、弱、病、幼等人员都有一定影响,需重点防范高温高湿环境下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风险。
广大市民请关注高温预警,尽量避开正午时段外出,缩短户外停留时间,做好防晒保护。户外工作者可以提前服用防暑药物,注意劳逸结合,及时补充能量、水分;当出现头晕、乏力等轻微中暑症状,应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通风处休息。
7月,本市将进入主汛期,结合气象部门预测,预计由降水造成河道洪水、山洪灾害、城市积水内涝等洪涝灾害风险高。市应急局提醒,河道洪水方面,要重点关注河道险工险段、不连续堤段等的防洪安全,做好巡堤查险、险情处置等工作。积水内涝方面,东西城需关注低洼院落及危旧房暴雨积水风险,朝阳、丰台、昌平、通州等区发生积水内涝风险高,要重点关注下凹桥区、积水内涝风险点;山洪灾害方面,房山、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等7个山区以及海淀、丰台等部分地区存在山洪风险,山洪损失较严重区域多为河道交叉处、拐弯处、山坡脚处、过河桥梁两侧等村民居住地,要谨防山洪沟道、跨界山洪沟道等因强降雨产生的风险,做好山洪灾害预警“叫应”、群防群策等工作。
进入主汛期后,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也较多,风雹灾害处于高发期,强对流天气对市民生活、城市运行、建设施工、农业生产等领域影响较大,雷击、高空悬挂物吹落、建筑屋顶掀翻、房倒屋损、树木折枝倒伏、电杆倒折、危墙倒塌、农作物被毁等风险升高。
市应急局提醒市民,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避免不利天气外出。雨天出行尽量不选择自行车、摩托车等稳定性较差的交通工具。雨天开车请降低车速,保持安全车距,减少超车并线,注意避让行人、非机动车,遇到下凹桥梁等积水情况不明路段应果断换路绕行,切忌盲目驶入。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